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看法:大学习语文应该成为必学课

   日期:2024-12-07     来源:www.jdzsu.com    浏览:341    
文章简介:日前,有幸参加一个“九零后”大学生的过生日派对。谈兴正浓时,笔者附庸风雅,问同学少年“窈窕”何解?“筚路蓝缕”深意何在?结果大多只能说出个很模糊之意,很难给出一定而准确的答案。

  日前,有幸参加一个“九零后”大学生的过生日派对。谈兴正浓时,笔者附庸风雅,问同学少年“窈窕”何解?“筚路蓝缕”深意何在?结果大多只能说出个很模糊之意,很难给出一定而准确的答案。

  在笔者的期待中,作为在读的本科大学生对此应付答如流,至少不应一头雾水,吞吞吐吐,说出模棱两可之意。再说,这类在中学年代已经学过,不应有这样窘境。后追问才知,现在不少大学的非文科类专业,将大学习语文作为选修课,结果,不少同学觉得语文于专业无用,不愿为之再下工夫。

  语文是培育大家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叫人文科学,特别是文学艺术滋养心灵,孕育人文情怀,激起美好想象,升华生活境界,乃古往今来有大作为者的必学之课,也是世界名校培育杰出人才的一个显著特征。

  事实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一直都是不可分的。在中国古时候,文化哪有文理之分,文学、历史、哲学及天文地理等各种常识总是融入文学之血脉,就是科学著述也追求“文学味”的表达。纵览中国文化,在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奔腾不息的文学激流是一道撼人心魄的绚丽风景,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国文人的智慧和精神筑起了一座座文化的丰碑,收获了中国文学的一个个巅峰,他们留下的经典名作已成为中华文明珍贵的精神财富,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蕴藏着的百科常识就是一座让人惊叹的文化富矿。

  由于语文教学得不到应有些看重,致使大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缺少正确的认识,缺少足够的学习动力。有些学生觉得高速发展的信息年代,手机可随时上网,记不到、不知意的文字与经典名句可信手查来,不必为此劳神费力。到今天,少数大学生提起笔来写不好汉字,文字运用能力每况愈下,阅读兴趣趋向互联网化。这样下去,既不利于“母乳文化”的汲取,也无益于健康人格的成长。从甲骨文到今日汉字,中国文字不只记录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其本身的演绎也是中国文化进步的结晶,一个个方块汉字浓缩着丰富的劳动智慧,镌刻着先民们的文化足迹,好似一个个文化的“芯片”,也展示着个人的文化风韵。再者,文化的内涵靠语言文字去承载,文明的血脉蕴藏于出色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和品格,假如没对语言文字和出色作品内涵的“心灵发酵”,便很难领会到文化魔力之所在,也很难感觉到文化升华灵魂的力量。

  文化的传承与进步要靠劳动创造和思想升华,要靠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自信。在世界文化多元碰撞的今天,将生命之根深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母乳文化的滋养中强身健体,才能在文化进步的浪潮中稳立潮头,大胆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养料,于继承和革新中弘扬、壮大民族文化,让中华文化青春永驻。为此,笔者觉得大学习语文应当为之做出更多的努力。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